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檢測標準及指標參數要求

31次 2025.04.17

  GB/T35428-2017《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控制要求》標準規定了醫院用于隔離通過和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疑似或傳染病患者的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控制的技術要求。第三方潔凈工程檢測機構-中科檢測,開展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檢測服務,具備CMA、CNAS資質認證。


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檢測


  醫院負壓隔離病房介紹


  用于隔離通過和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的病房。采用通風方式,使病房區域空氣由清潔區向污染區定向流動,并使病房空氣靜壓低于周邊相鄰相通區域空氣靜壓,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向外擴散。


  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檢測標準


  GB/T35428-2017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控制要求


  GB/T16294-2010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沉降菌的測試方法


  GB50346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


  GB50686-2011傳染病醫院建筑施工及驗收規范


  WS/T368-2012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


  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檢測指標參數


  技術指標


  1.密閉性


  負壓隔離病房應在與其相鄰的走廊的潛在污染區的墻上設置內外側窗門互鎖的傳遞窗,傳遞窗結構應密閉。


  2.氣流流向


  負壓隔離病房的送風口與排風口布置應符合定向氣流組織原則,送風口應設置在房間上部,排風口應設置在病床床頭附近,應利于污染空氣就近盡快排出。


  不同污染等級區域壓力梯度的設置應符合定向氣流組織原則,應保證氣流從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方向流動。


  3.壓差


  相鄰相通不同污染等級房間的壓差(負壓)不小于5Pa,負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病房衛生間、病房房間、緩沖間與潛在污染走廊。清潔區氣壓相對室外大氣壓應保持正壓。


  4.排風高效過濾器原位檢漏


  污染區排放應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后排放。應可以在原位對排風高效過濾器進行檢漏和消毒滅菌,確保過濾器安裝無泄漏,更換過濾器應先消毒,由專業人員操作,并有適當的保護措施。


  5.空氣細菌菌落總數


  空氣細菌菌落總數應符合WS/T368-2012中4.2.3的要求。


  WS/T368-2012中4.2.3規定感染疾病科門診及其病房空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4CFU/(5min·直徑9cm平皿)。


  6.物體表面微生物


  物體表面微生物應≤10CFU/cm2。


  7.換氣次數、新風量


  負壓隔離病房污染區和潛在污染區的換氣次數宜為10次/h~15次/h,人均新風量不應少于40m3/h;負壓隔離病房清潔區的換氣次數宜為6次/h~10次/h。


  8.溫、濕度


  負壓隔離病房的溫度宜控制在20℃~26℃范圍內。


  負壓隔離病房的相對濕度宜控制在30%~70%范圍內。


  9.噪聲


  負壓隔離病房的噪聲應不大于50dB(A)。


  10.照度


  負壓隔離病房的照度應不小于50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