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毒理檢測 項目概況
化學品毒性,指外源化學物質與機體接觸或進入體內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損害作用的相對能力,或簡稱為損傷生物體的能力。
化學品的新品研發和上市之前都需要做毒性評估試驗,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是產品研發的步試驗階段,試驗結果可作為原料毒性分級和標簽標識以及確定亞慢性毒性試驗和其它毒理學試驗劑量的依據。毒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環境中的所有生物,包括非人類的生物個體、群體或者群落,用于實驗的材料既包括人工培養的模式生物,如藻類等。
化學品毒理 試驗目的
通過化學品毒理檢測一般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求出受試化合物對一種或幾種實驗動物的致死劑量(通常以LD50為主要參數),以初步估計該化合物對人類的毒害性;
2、闡明受試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劑量-反應關系與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試驗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機體內的生物轉運和生物轉化過程及其動力學變化。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療措施。
化學品毒理檢測 報告用途
化學品毒理檢測報告應用于:化學品MSDS、化妝品新原料申報、貨物運輸分類鑒定、化學品分類鑒定、研究調查等。
化學品毒理 檢測標準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測試介紹 |
GB/T 21603-2008 | 化學品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方法 | 一次或在24h內多次經口給予實驗動物受試樣品后,動物在短期內出出現的健康損害效應。 |
《化學品測試方法:健康效應卷》(第二版,環境保護部化學品登記中心, 2013 年)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401 |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 |
GB/T 21604-2008 | 化學品急性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方法 | 試驗動物皮膚涂覆受試樣品后局部產產生的不可逆性損傷(腐蝕)或可逆性炎性變化(刺激性)。 |
《化學品測試方法: 健康效應卷》(第二版,環境保護部化學品登記中心, 2013 年) 急性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404 | 急性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 | |
GB/T 21605-2008 | 化學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方法 | 實驗動物短時間(24h內)持續吸入一種可吸入性受試樣品后,在短期內出現的健康損害效應。 檢測化學品對實驗動物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和強度,為亞急(慢)性等吸入毒性試驗提供劑量選擇的依據。 |
GB/T 21606-2008 | 化學品急性經皮毒性試驗方法 | 受試樣品一次或在24h內多次經皮膚染毒所產生的健康損害效應。 確定受試樣品能否經皮膚吸收和短期經皮染毒所產生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強度,并為確定亞急(慢)性經皮毒性及其他試驗的劑量設計提供試驗依據。 |
GB/T 21608-2008 | 化學品皮膚致敏試驗方法 | 確定重復接觸化學品對哺乳動物是否可引起皮膚變態反應及其程度。 |
GB/T 21609-2008 | 化學品急性眼刺激性/腐蝕性試驗方法 | 試驗動物眼球表面接觸受試樣品后產品的不可逆性損傷(腐蝕)或可逆性炎性變化(刺激性)。 |
化學品毒理檢測 服務優勢
響應速度快:7*24小時快速響應;
服務區域大:國內各省均設立分點辦事處,能快速受理并安排客戶需求;
服務效率高:良好的客戶端關系,經驗豐富的作業團隊;
服務品質好:及時向客戶反饋檢測情況,幫助客戶最大化的了解檢測情況;全國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資質齊全。
服務范疇廣:中科檢測不但提供化學品毒理檢測的服務,同時還開展潔凈度檢測、鹽霧試驗、光伏檢測等服務。
為您推薦
更多
-
高分子材料測試高分子材料包含五大種類材料:塑料、橡膠、纖維、膠黏劑和涂料。其中塑料、橡膠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中科檢測開展高分子材料測試服務。
-
脫模劑成分分析脫模劑成分分析(包含成分檢測、成分測試項目)是通過譜圖對未知成分進行分析的技術方法。中科檢測開展脫模劑成分分析服務。
-
農用微生物菌劑檢測微生物菌劑是針對作物栽培和育苗移載面積擴大,連作重茬增多,農作物病蟲害日趨嚴重之狀況,采用高新生物技術研制而成的功能性菌劑和防土傳病菌劑。中科檢測開展農用微生物菌劑檢測服務。
-
肥料有害物質檢測?肥料有害物質檢測從源頭控制有毒有害物質通過肥料進入土壤和食物鏈的途徑,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糧食安全。中科檢測開展肥料有害物質檢測服務,具備CMA資質認證。
推薦資訊
推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