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 檢測介紹
納米材料是指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尺寸(1-100nm)或由它們作為基本單元構成的材料,這大約相當于10~1000個原子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納米材料大致可分為納米粉末、納米纖維、納米膜、納米塊體等四類。其中納米粉末開發時間最長、技術最為成熟,是生產其他三類產品的基礎。中科檢測具備納米材料檢測資質能力,可以出具CMA、CNAS檢測報告。
納米材料 檢測范圍
1、按材質:
納米材料可分為納米金屬材料、納米非金屬材料、納米高分子材料和納米復合材料。其中納米非金屬材料又可分為納米陶瓷材料、納米氧化物材料和其他非金屬納米材料。
2、按納米的尺度在空間的表達特征:
納米材料可分為零維納米材料即納米顆粒材料、一維納米材料(如納米線、棒、絲、管和纖維等)、二維納米材料(如納米膜、納米盤、超晶格等)、納米結構材料即納米空間材料(如介孔材料等)。
3、按形態
納米材料可分為納米粉末材料、納米纖維材料、納米膜材料、納米塊體材料以及納米液體材料(如磁性液體納米材料和納米溶膠等)。
4、按功能
納米材料可分為納米生物材料、納米磁性材料、納米藥物材料、納米催化材料、納米智能材料、納米吸波材料、納米熱敏材料、納米環保材料等。
納米材料 檢測項目
抗菌性能: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
生物學評價:細菌內毒素、體外細胞毒性、溶血試驗、遺傳毒性試驗
常規特性:化學組成、純度、物體尺寸和尺寸分布、聚集和團聚狀態、形狀、表面積、表面化學、表面電荷、溶解度、分散性
附加屬性:結晶度、孔隙率、氧化還原電位、(光)催化、自由基的形成潛力、辛醇/水分配系數
納米材料 檢測標準
GB/T 21510-2008 納米無機材料抗菌性能檢測方法
GB/T 37129-2018 納米技術 納米材料風險評估
GB/T 26490-2011 納米材料超雙疏性能檢測方法
GB/T 26489-2011 納米材料超雙親性能檢測方法
GB/T 42212-2022 納米材料 物質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的建立
GB/Z 39262-2020 納米技術 納米材料毒理學篩選方法指南
GB/T 30452-2013 光催化納米材料光解指數測試方法
GB/Z 16886.22-2022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22部分:納米材料指南
YY/T 1295-2015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納米材料:細菌內毒素試驗
YY/T 0993-2015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納米材料:體外細胞毒性試驗(MTT試驗和LDH試驗)
YY/T 1532-2017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納米材料溶血試驗
納米材料 檢測流程
收到委托→確認能力→報價→開單檢驗→現場取樣/寄樣→實驗室檢測→出具報告→郵寄報告發票→檢驗結束
納米材料檢測 服務優勢
行業認可:國企背景,資質齊全、大型研究型檢測機構
硬件實力強:標準化實驗室,強大儀器平臺和數據庫、經驗豐富技術團隊
技術優勢:60余年技術沉淀、專注產品及材料分析測試,完善的技術解決方案
服務周到:專業技術服務團隊,服務網絡遍布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