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急性毒性試驗 項目介紹
亞急性毒性試驗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給予受試物質后所引起的毒性作用,通常為30天或更長時間。其目的是觀察受試物質的毒性作用,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在亞急性毒性試驗中,受試物質通常以一定濃度給予實驗動物,以觀察其毒性作用。在試驗過程中,需要觀察實驗對象的行為表現、體重、進食量、體溫、心率、呼吸、毛發等指標的變化,以及有無病理學改變。通過亞急性毒性試驗可以了解藥物對實驗對象的毒性作用,為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據。中科檢測開展亞急性毒性試驗,報告具有CMA和CNAS資質。
亞急性毒性試驗 實驗動物
一般用嚙齒類動物,首選大鼠。所用大鼠應為6周齡~8周齡,每組至少10只,雌雄各半。
亞急性毒性 試驗分組
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4組(3個劑量組和1個對照組)。選擇受試物劑量時,高劑量組應出現明顯的毒性反應,但不引起死亡,如果出現動物死亡應不超過10%;中間劑量組應可觀察到輕微的毒性效應;低劑量組應不引起任何毒性效應(屬未觀察到有害作用劑量)。至于具體的劑量設計,可考慮高劑量為LD,的1/5~1/10,高、中、低3個劑量間的組距以3倍~5倍為宜,最低不小于2倍。另以受試物溶劑代替受試物進行試驗,作為陰性(溶劑)對照組。
亞急性毒性試驗 觀察指標
臨床檢查、血液學檢查、血液生物化學檢查、臟器重量、病理學檢查
亞急性毒性 試驗標準
GB/T 16886.11-2011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1部分:全身毒性試驗
ISO 10993-11:2017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1部分:全身毒性試驗
YY/T 0127.15-2018 口腔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5部分:亞急性和亞慢性全身毒性試驗:經口途徑
YY/T 0127.15-2018 口腔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5部分:亞急性和亞慢性全身毒性試驗:經口途徑
NY/T 1031-2006 飼料安全性評價 亞急性毒性試驗
GB/T 23179-2008 飼料毒理學評價 亞急性毒性試驗
-
細胞毒性試驗細胞毒性試驗是一種檢測效應細胞對靶細胞殺傷活性的試驗,具有通用性,廣泛適用于各種醫療器械和材料的評價。
-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化藥急性經口毒性試驗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實驗動物分組方法,測定LD50的實驗設計原則,小鼠的經口灌胃技術。
-
急性全身毒性試驗急性全身毒性試驗可作為亞急性/亞慢性和其他試驗確定劑量接觸方式的初試步驟,適用范圍十分廣泛,基本適用于所有類型的醫療器械。中科檢測開展急性全身毒性試驗,報告具有CMA和CNAS資質。
-
亞慢性毒性試驗亞慢性毒性試驗是指對一種物質的毒性進行測試的實驗,該實驗采用的方法和條件都與慢性毒性試驗類似,但持續時間更長。在亞慢性毒性試驗中,通常會觀察物質對生物體的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