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方法及標準

131次 2025.03.13

  ?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是對內鏡及其附件在消毒滅菌處理后的質量進行監測和評估的過程?。這個過程旨在確保內鏡在使用前達到規定的消毒滅菌標準,從而預防和控制內鏡相關感染。內鏡消毒滅菌效果評價監測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環節,對于預防和控制內鏡相關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內容


  (1)?消毒劑濃度的監測?:


  消毒劑濃度必須每日定期監測并做好記錄,保證消毒效果。使用的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且消毒劑使用的時間不得超過產品說明書規定的使用期限?。


  (2)?內鏡清洗質量的監測?:


  內鏡清洗是消毒滅菌的前提,清洗質量直接影響消毒滅菌效果。因此,在消毒滅菌前,應對內鏡及其附件的清洗質量進行監測,確保表面清潔無污漬,管腔內部無殘留物?。


  (3)?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生物學監測?:


  消毒后的內鏡應每季度進行生物學監測,采用輪換抽檢方式。檢測時,需取清洗消毒后的內鏡,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取含相應中和劑的洗脫液,從活檢口注入并沖洗內鏡管路,全量收集后送檢。實驗室檢測推薦采用濾膜過濾法,以菌落總數不超過20CFU/件作為合格標準?。


  (4)?滅菌內鏡的生物學監測?:


  對于需要滅菌的內鏡,應每月進行生物學監測,確保滅菌效果達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進入臨床使用部門?。


  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方法


  ?一、內鏡清洗質量監測?


  ?監測方法?:通過目測或使用帶光源的儀器,對每件內鏡及其附件進行詳細檢查,確保表面清潔無污漬。同時,還需檢查硬式內鏡及附件的表面、關節、齒牙處以及管腔,確保光潔無血漬、水垢、銹斑等殘留物質?。


  ?輔助手段?:可采用蛋白殘留測定、ATP生物熒光測定等方法,定期對內鏡的清洗效果進行深入監測?。


  ?二、內鏡消毒質量監測?


  ?采樣時間?:在消毒滅菌后、使用前進行采樣?。


  ?采樣方法?:


  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取含相應中和劑的洗脫液(如50ml),從活檢口注入并沖洗內鏡管路,全量收集后送檢?。


  也可采用浸有含相關中和劑的無菌生理鹽水的棉拭子,在被檢內鏡上從鏡頭至鏡身反復涂擦,然后將其投入含相關中和劑的無菌生理鹽水中送檢?。


  ?檢測方法?:實驗室檢測推薦采用濾膜過濾法,將洗脫液充分搖勻后接種至平皿中,傾注營養瓊脂培養基,在恒溫箱中培養后計數菌落數?。


  ?合格標準?:滅菌后內鏡未檢出任何微生物為合格;消毒后的內鏡,菌落總數不超過20CFU/件為合格?。


  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標準


  GB/T38497-2020 內鏡消毒效果評價方法


  WS/T10015-2024 內鏡滅菌效果評價方法


  GB/T35267.4-2025 清洗消毒器第4部分:內鏡清洗消毒器


  GB/T35267-2017 內鏡清洗消毒器


  GB30689-2014 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衛生要求


  WS507-2016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